2.给孩子报过多的兴趣班,过分看重成绩;
3.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不断地给孩子施压;
4.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数落孩子的不是,预言孩子没出息;
5.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凡事包办代替;
6.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总是挑毛病,而对优点却视而不见,极少表扬,甚至经常打骂孩子。我们家在教育孩子时,就常常使用“打一顿”的方法:孩子回来晚了,作业做错了,考试考砸了,上课没注意听讲,都可能被打骂一顿。为了培养好孩子,我们还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因为我们觉得现在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将来会没有出息。到那时,不仅孩子会怪罪父母,就连我们自己也会后悔。于是一到星期天,她爸背着电子琴,我背着塞满舞蹈衣、鞋子、吃喝的背包,辗转于城市的东西南北中。一天下来,我们一家三口汗流浃背,腰酸背疼。但想一想,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心里也就舒坦了些。平时孩子有什么想要的,我们也都会满足她。
可是后来孩子变得不爱学习了,成绩也越

来越差,平时在家也不爱和我们说话,听老师说在班上也没什么朋友。这时候再用以前的打骂方式教育也没用了,她还是我行我素,完全不听我们的。我们自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已经尽了这么大大的努力了,但是孩子并没有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我们真的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教育孩子讲究正确的方法,好的教育让孩子受益终生
我也是恶补各种教育知识,四处询问教育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关于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讲座上认识了位家庭教育的老师!老师在教育界也是很出名的,很多孩子都是用了他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加了他微信(jyzx8831)之后,看到他平时发的朋友圈,有很多知识点,教育孩子的方法。
我向老师咨询了怎么教育孩子的问题,老师分析跟我说: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很高,又不知如何施教,不懂怎样根据孩子实际的兴趣和特长,在孩子喜欢又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也能承受的情况下培养孩子。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打骂孩子,使孩子一时表面服从,心里反感,甚至也学着以打骂对待别人。用这种方法,不但不能把孩子教育好,反而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养成自卑、胆小、孤僻、撒谎等不正常的性格,而且打孩子还会导致孩子恨父母,影响亲子感情。要想教育好孩子,使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是关键。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
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你还没有意识到正确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吗!!!
用了老师的方法后,孩子明显的改变了
在学习了老师的方法之后,我的孩子简直是变了个人,最明显的变化:孩子和我们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什么想法也会跟我们交流沟通,在学校也学会了与人友好相处,从狭小的自我圈子中跳出来,在学习上也能够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昨天晚上,按照预约,我专门为一位三年级女孩做了阅读和作文的辅导。
这位女孩,一个挺乖的孩子,学习态度也很好。她的字写得特别漂亮,卷面整洁。这应该是她日后在老师辅导下能够较大进步的有利条件。
但她在阅读和作文上存在许多困难,基础薄弱,急需“补课”。从带来的一篇作文看,她尚未入门,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全方位的。而从她现场做的阅读题(一课四练)来看,阅读方面问题也比较严重。几道重要的题要么做错,要么不会。家长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不过,客观地说,《一课四练》的题目有点偏难。尤其是那个拓展题,简直难得过分。类似“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叫什么”(答案是“瞻仰”)这类题目,让大人来做也很困难呢。让刚升三年级的孩子来做,有点不可思议。所以,我对家长说:像这样的题目,我们不必要求孩子都做出来,权当一次学习,通过家长或老师辅导,或者查阅词典,把题目做出来,就可以了。然后作为一种积累,记住它们,就很好了。
但是,换个角度看,我们却可以从中发现这位女孩在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学习习惯的问题,学习方法的问题,日常积累的问题,等等。具体说,就有不认真读原文、审题不仔细、思维不够活等问题。她把题目要求写“反义词”看成了写“同义词”。又把“从下往上看叫什么”(正确答案为“仰望”)写成了“抬头”,只理解了“从下往上”,没有理解“看”,这也是属于没有审清题意。
另外,有两道主要的题目跟写作能力密切相关。一道是回答问题,既需要理解能力,又需要概括能力,把原文里有的比较长的话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难度较大。这位女孩在理解上就错了,更不必说概括了。另一道是写感受,这就有点类似写读后感了。这位女孩更无从做起了。
这说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太密切了。所以,我说:抓住了阅读和作文,就抓住了语文的主体。也正因为如此,我经常把阅读与作文结合在一起来上。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外阅读。我们想要孩子阅读和作文好,首先必须培养孩子看课外书的兴趣和习惯。课外阅读,是基础的基础。这位女孩原来不太爱看书,从二年级开始,在家长的引导下,渐渐爱看书了。这是大好事。但由于毕竟看的书还不够多,加上阅读方法上的一些问题,目前还没有体现出足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需要有人帮助。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肯定她看书是有一些效果的,比如说,她写作文不是无话可说了,虽然写得不太好,但写得并不太短。
对于家长来说,还有一个怎么辅导孩子的问题。我当场作了示范。我主要强调,我们如何引导、启发,而不是灌输知识,或简单地告诉方法。我们要想办法,一方面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经常肯定、夸奖孩子),另一方面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孩子的积累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有一道题目是让孩子从已经知道的意思写文章里的词语。如果仅仅从完成作业的角度,我们只要教会孩子去文章里找这个词语就行了。但我不是这样。我首先让孩子思考,我们不去看文章,能够想到什么词语。有的可以想到好几个词语,都是可以用的。我跟孩子一起想,有时经老师提醒,她能想到一个,我就马上予以表扬。然后,我再让孩子去原文里找。怎么找又是有方法的。孩子们习惯于从头到尾找,这是很浪费时间的。我们要引导孩子根据已经看过一遍的印象,再联系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内容,来判断这个词语可能在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在前面,还是后面,或者中间。这样有针对性地找,就能大大提高效率。虽然低年级孩子不一定能马上学会这种方法,但只要体验过几次,我们耐心地教孩子几次,孩子还是能较快地学会的。
我罗嗦了那么多,只想说明一个道理:家长辅导孩子,一定不要简单化,要教方法,要培养习惯,更要循

循善诱,引导启发。通过引导启发,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尤其是找到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是家教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