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新的理念和机制深化作风建设,针对“四风”问题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今年年初,为巩固胜利成果,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以常态长效治理确保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2]同时,经党中央同意,今年两会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就要求全党学深悟透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以常态化和长效化方式深入贯彻落实。
一、持之以恒坚持问题导向
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央在新时代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3]其中,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概念。[4]此后,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管党、治党一以贯之的基本方针和重要原则,是其他“三个全面”的重要保证。[5]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等多个方面。[6]在持续深化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7]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的建设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8]对此,2012年12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8方面,提出20余项具体要求。[9]这些内容的突出特点是简洁明确、细致入微。作风问题深刻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率先纠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10]八项规定只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11]习近平总书记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为中央政治局、为全党作出了示范,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好转。[12]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1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于2017年10月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14]该细则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细化完善、提出更高要求,更加切合工作实际,增强了指导性和操作性。[15]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和变异性,必痛下决心方能见成效。[16]经过大力整治,明目张胆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少了,改头换面的问题仍然存在。[17]一些问题,如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变相收送礼金等,成为“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的重要隐患。[18]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19]2024年11月,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治“四风”工作的意见》提出,“把监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并提出常态化长效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工作思路,“把查处‘四风’问题更加紧密地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强化制度执行,把制度成果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20]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21]
二、踏石留印强化制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22]这就意味着,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不是“一阵风”。“走出作风问题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科学有效的制度。”[23]我们党在新时代高度重视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4]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通过政治规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定领导干部的基本行为。[25]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成就时谈道,“从中央八项规定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再到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等方面的50多个配套制度规定,形成了加强作风建设、反对‘四风’的法规制度体系”。[26]截至2025年4月,“北大法宝”数据库收录的涉及中央八项规定的党内法规已有319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如前所述,2012年12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7年10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2024年10月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起到了“四梁八柱”的基础性作用,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总抓手”。同时,党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组织建设相关规定当中。例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2024年)第32条就要求,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27]《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2024年)第27条要求,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协助同级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28]《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2024年)第18条、第41条分别要求,巡视工作应重点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情况,巡视机构应当督促巡视干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29]
上述规定意味着,一方面,党员干部“打铁必须自身硬”,要坚持以上率下,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另一方面,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纪检巡视等工作的有效展开,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抓铁有痕深化贯彻落实
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基础固然重要,有效实施则更为关键。制度的实施情况将直接影响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近年来,党在依规治党的机制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风腐同查同治、精准靶向治理和坚持学习教育三个方面。
风腐同查同治。“风腐”二字对应着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者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作风问题往往会滋生腐败,而腐败则会助长不正之风。[30]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均提出,要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这就包括了“由风查腐”和“由腐纠风”两条路径。[31]“由风查腐”是要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腐败线索,避免遗漏更为严重的腐败问题。“由腐纠风”则要在腐败治理中彻底铲除可能滋生腐败的歪风邪气。对此,中央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已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每月发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通报。[32]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监督举报”板块最新统计数据,全国于2024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1290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21369人,涉及不担当、乱作为、违规吃喝、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问题。[33]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定期听取和审议全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汇报,加强作风建设情况监督检查。[34]其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立违规后果。怠于执行乃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党组织和党员将面对不同程度的处分。例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23年修订)第7条就要求,重点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35]《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2024年修订)第7条规定,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予以问责。[36]《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2024年)第7条规定,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的,且问题严重的,应当受到组织处理。[37]《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2024年修订)第5条还规定,干部作风不严不实,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严格,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造成不良影响的,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应当及时予以调整。[38]《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6年修订)第33条还规定,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开除党籍的,严重失职失责被问责的,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影响恶劣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应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39]上述代表性规定起到了震慑违规违纪行为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党员对照检视。再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已建立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40]2024年至2024年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共发布3批次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聚焦典型问题,以案说法,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了有益指导。[41]
精准靶向治理。“四风”虽各有不同,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之间、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之间的关系相对密切。因此,在前述常规治理措施之外,还应针对不同类型作风问题加强精准靶向治理。形式主义一般表现为只唯上不唯实、工作脱实向虚,只求面子不顾里子,只求显绩不顾潜绩,只求社会关注度不顾群众满意度,其背后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祟,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42]官僚主义则表现出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自我膨胀、懒政怠政、明哲保身等情况,其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43]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与基层减负问题息息相关,只有基层减负,才能让基层干部放手抓落实、促发展。对此,党中央建立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相继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2024年)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2024年),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多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44]这些措施深刻表明了党中央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享乐主义一般表现为追名逐利、贪图享受、拈轻怕重、花天酒地,此类自甘堕落的行为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45]奢靡之风则表现出大兴土木、大搞庆典、超标接待、铺张浪费等问题,其本质在于以享乐作为人生取向,追求感官刺激,存在攀附、攀比的错误认识,背离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46]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腐败的温床,对其治理也将与反腐倡廉建设紧密结合。中央坚决整治公款送礼,遏制“会所歪风”,狠刹“舌尖浪费”和“车轮腐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绩。[47]近年来,违规吃喝问题在各类“四风”问题中反弹风险较高,隐形变异行为潜滋暗长。[48]对此,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已部署对违规吃喝开展专项整治,以重点问题突破带动纠治“四风”工作整体推进。[49]
坚持学习教育。新时代,为践行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激励担当作为、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中央相继部署了一系列重大主题教育活动,有效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蓬勃的思想源泉和不竭的精神动力。[50]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包括“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活动,都始终将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穿其中,宣介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2025年,在决胜“十四五”的重要节点上,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经党中央同意,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51]这一活动恰逢其时,在继承一以贯之的教育成果基础上,将续写驰而不息纠“四风”的新篇章。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被列入《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当中,相关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势必将不断深化,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全党应学深悟透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常态长效推进作风建设,直至真正化风成俗。
注释:
[1]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098224。
[2] 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https://www.ccdi.gov.cn/specialn/zjwscqh/zjwscqhgb/202501/t20250109_399400.html。
[3] 参见赵丹、徐星:《谱写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载《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6年第6期,第33页。
[4] 参见莫纪宏:《“四个全面”: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2页。
[5] 参见曲青山:《“四个全面”: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载《党建》2015年第2期,第28页。
[6] 参见刘仓:《党的自我革命的多维学理探析》,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2期,第64页。
[7] 参见吕薇洲:《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10期,第18页。
[8] 参见习近平:《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第2版。
[9] 旗帜微平台:《中央八项规定从制定到实施的重要节点》,2025年3月24日,https://mp.weixin.qq.com/s/WopMJuFJ3dvad-toPwZzLw。
[10] 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版,第134页。
[11] 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第1版,第89页。
[12] 参见《2024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纪实》,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24-01/06/content_5466707.htm。
[13] 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14] 参见吕薇洲:《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10期,第18页。
[15] 参见孙大伟:《中国共产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改革创新及经验启示》,载《社会科学辑刊》2024年第6期,第79页。
[16] 参见王政堂:《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新举措》,载《探索》2014年第5期,第43页。
[17] 参见赵震:《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载《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年1月8日,第2版。
[18] 参见陈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载《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年1月3日,第1版。
[1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24-10/25/content_5721685.htm。
[20] 参见孙大伟:《中国共产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改革创新及经验启示》,载《社会科学辑刊》2024年第6期,第80页;《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意见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国纪检监察》2024年第22期,第5页。
[21] 参见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770.htm。
[2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年第1版,第347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5年3月第1版,第70页。
[23] 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版,第59页。
[24] 参见吕薇洲:《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10期,第23页。
[25] 参见赵庆寺:《中央八项规定: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法论意蕴》,载《江淮论坛》2017年第4期,第59页。
[26] 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开辟新时代依规治党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成就综述》,2024年6月17日,北大法宝引证码CLI.16.5054850,人民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4/0617/c117092-32132383.html。
[27] 参见新华社:《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2024年10月12日,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2024-10/12/content_5550656.htm。
[28] 参见新华社:《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纪委网站,2024年1月4日,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401/t20240104_162161.html。
[29] 参见新华社:《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政府网,2024年2月21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2/content_6932866.htm。
[30] 参见聂智:《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载《求是》2025年第5期,http://www.qstheory.cn/20250228/19150b2c63db4f2dac87487c6b81bf45/c.html。
[31] 参见李辉:《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4年第8期,第57页。
[32] 参见吕薇洲:《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10期,第18页。
[33] 参见《2024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https://www.ccdi.gov.cn/jdjbnew/wntj/202502/t20250226_407838.html。
[34] 参见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6年修订)第11条。
[35]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载《人民日报》,2023年12月28日,第4版。
[36] 参见新华社:《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政府网,2024年9月4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9/04/content_5427269.htm。
[37] 参见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中国政府网,2024年3月28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3/content_3635484.htm。
[38] 参见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中国政府网,2024年9月19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9/19/content_5710642.htm。
[39] 参见新华社:《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纪委网站,2016年11月2日,https://www.ccdi.gov.cn/special/sbjlzqh/imgnews_sbjlcqh/201611/t20161103_89043.html。
[40] 参见孙大伟:《中国共产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改革创新及经验启示》,载《社会科学辑刊》2024年第6期,第80页。
[41] 参见北大法宝数据库,分别是第一批(2024年指导性案例第1号,总第1号)、第二批(2024年指导性案例第5号,总第5号)、第三批(2024年指导性案例第1号,总第8号)。
[42] 参见占金良:《向形式主义亮剑 打好整治组合拳》,载《旗帜》2024年第12期,第93页。
[43] 参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载《人民日报》2024年6月3日,第6版;李斌雄、兰洁:《基于中共“八项规定”的纠风机制与腐败治理机制创新探究》,载《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第5页。
[44] 参见侯逸宁、杨巨帅:《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载《中国纪检监察》2025年第1期,第28页。
[45] 参见卲景均:《清除享乐主义之风》,载《求是》2013年第17期,第37页。
[46] 参见蒋斌、陈金龙:《杜绝奢靡之风》,载《求是》2013年第17期,第40-41页。
[47] 参见吕薇洲:《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10期,第18页。
[48] 参见陈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载《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年1月3日,第1版。
[49] 参见侯逸宁、杨巨帅:《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载《中国纪检监察》2025年第1期,第27页。
[50] 参见王立峰、周强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的政治逻辑、实践经验与完善路径》,载《党政研究》2024年第6期,第46页。
[51] 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3/content_7014017.htm。
作者:任宏达,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政工学刊》202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