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饮食安全,引导科学健康消费,现就肉及肉制品选购、储存、外出就餐及消费维权等环节提示如下:
选购肉品需仔细,掌握技巧很重要
购买渠道:选择证照齐全、主体资质合法的商超、农贸市场或品牌专卖店等购买。对贮存温度有

要求的产品,线上渠道重点关注寄递过程温度控制情况,线下重点查看冷藏(冻)柜运行温度是否正常,是否按照标签标示的温度进行贮存。
感官状态:鲜肉色泽自然(猪肉呈粉红色、牛羊肉呈鲜红色),表面带有一层微干的外膜、有光泽,表面应微干或湿润但不粘手,按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无异味。冷冻肉包装完整无破损,表面无反复解冻形成的冰霜或冰晶,肉质颜色均匀无发黑、发灰现象。羊肉卷类产品纹理细腻明显、肥瘦肉紧密相连、颜色过渡自然。
标签标识:购买预包装肉

类制品的,要仔细查看商品信息,特别要查看品名、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有无缺失、是否清晰,注意辨别产品的真实属性。
科学储存保安全,交叉污染要防范
生鲜肉:建议密封后置于冰箱冷藏室(0-4℃),2日内食用完毕;若需长时间保存,建议分装成小份冷冻(-18℃以下),并避免反复解冻。
腌腊肉制品:建议密封包装、隔绝氧气、保持干燥、低温贮存。
预包装熟肉制品:应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标签标明具体食用方法的,应按照标明的食用方法食用。发现过期、胀袋或有明显异味的预包装熟肉制品不要食用。打开包装后未食用完毕的熟肉制品应放入冰箱保存并尽快食用完。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处理生肉的刀具、砧板需及时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外出就餐多留意,均衡饮食才健康
选择证照齐全、环境卫生良好的餐饮单位就餐。价格明显低于普通市场价格的肉类食品,要谨慎消费,谨防不良商家将调理肉制品冒充“原切肉”销售、将其他畜禽肉用于假冒牛(羊、驴)肉制品。
为了保持饮食的均衡和营养的全面,应丰富食物的品种,将肉类食品与新鲜果蔬、杂粮等不同类别食品搭配食用。腌制肉品含有较高的盐分、经油炸或烤制后的调理肉制品油脂和热量较高,请适量食用。
依法维权留凭证,共建消费好环境
购买肉及肉制品后,及时向商家索取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小票、电子交易记录等有效凭证。
如遇消费纠纷,妥善留存问题食品照片或实物证据,可先与商家沟通协商,提出合理诉求。如协商未果,请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投诉,并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处置。
如发现涉及本市未经许可生产肉制品、采购使用来源不明或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原料、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物质生产肉制品、以其他畜禽肉生产冒充牛(羊、驴)肉制品、以调理肉制品冒充“原切肉”等违法违规行为,欢迎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监督举报。
受理举报邮箱:
spscaqjgk@nc.gov.cn